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老师再用心,极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全,也会避免不了孩子的磕磕碰碰。那么孩子在幼儿园磕碰后你应该怎么处理呢?
家长把孩子的磕碰放大会有什么后果
1.影响孩子健康发展
适当的锻炼有利于增强孩子骨骼的强韧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可是因为家长的过分关注和叮嘱,孩子有可能不敢再有大动作的出现,因此孩子变得胆怯,束手束脚,不再敢于探索未知,逐渐变得不爱动,导致体质下降。
2.影响孩子交往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托小班,他们都是在玩耍中建立友谊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安全,让孩子失去沟通和玩耍的乐趣,严重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闭。
3.孩子容易推卸责任
如果孩子一旦磕到碰到,家长就去幼儿园找老师追究责任,孩子在无形中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受伤是因为别人的错,别人要为此负责任。
如何面对孩子的磕碰现象?
1.教师要紧急处理
如果孩子出现小的磕碰,会及时找保健医处理。幼儿园教职员工都会定期的接受专业安全知识培训,这方面家长不用紧张。
如果班级发生这种小的磕碰,要及时的以此为案例,对小朋友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2.家长不要过度紧张
家长不要将事情复杂化放大化,如果孩子受伤不严重,以宽容为主。如果存在异议可以单独的跟老师沟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质疑老师,以防降低老师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