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沃北苑园Mary老师分享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艾德沃北苑园Mary老师分享幼儿教育实践经验
日前,艾德沃(北京北苑)国际幼儿园教研主任Mary(孟威威)老师接受了《健康育儿》杂志的专访,并应邀发表幼儿教育学术文章。在访谈中,Mary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多年投身幼儿教育的心得,更将艾德沃国际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带给大家,也为读者们展示了艾德沃国际幼儿园的教师素质与风采。作为特色音乐教育资格教师,Mary老师拥有多年幼儿教育经验,并将其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融入聋儿教学体系中,为推动音乐教育在正常教学与特殊幼儿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努力。我们关注中国儿童的健康成长,更有一份服务社会的责任心,让我们一起守望、呵护每一位宝宝的童年!
《健康育儿》:从走进幼儿园大门到开始采访,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听到音乐声。在您所在的幼儿园里,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是不是非常重要?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Mary老师:对,音乐教育非常重要,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音乐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的能够尽情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它能够发展幼儿对节奏、音调、旋律或音色的敏感性,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点,使幼儿内在的情感得以表现和发展。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说过:“人类有八种智力潜能,其中发展儿童的音乐智能是很重要的”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在我现在从事的园所工作中,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我们的园本音乐教育活动、潜课程音乐教学、特色音乐教学、及综合艺术领域活动等等,音乐教育均发挥了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功能。所以可见音乐教育在园所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更是幼儿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游戏伙伴”。
《健康育儿》:在您所在的幼儿园里,音乐课程的设置情况是怎样的?课程设置需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Mary老师:目前我所在的艾德沃(北京北苑)国际幼儿园的音乐课程形式包括三大类:
1、以音乐教学为主其他活动为辅的—综合类音乐教学活动、特色音乐教学活动、英文类欢动音乐课程。
2、以音乐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特色课程——0—3岁宝宝的M-box音乐课程、3—6岁幼儿的奥夫音乐教学课程。
3、以音乐形式进行灵活教学的形式包括:舞蹈练习、律动练习、音乐手指操、音乐歌谣等相关的潜课程复习巩固音乐内容等等。
目前结合先期教育经验及教学方法,我园所相关教育人士从事音乐教学课程设置及研发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及教学思维的新形式拓展经验,以下与大家共同来分享一下我对于音乐课程设置的相关介绍:
1、 主题性音乐活动设置:
在主题性音乐活动中,运用相应的主题进行音乐教学活动的导入及实施;在活动中注重音乐教学环节的小主题与大主题的统一及整合,共同来完成相应的主体教学目标。另外也可以在小的子主题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相应的侧重点培养目标,以期在相应的整体教学活动中完成对于整体教学的把握及实施。
2、领域类音乐教学活动的设置:
即将音乐教学的目标及内容融入领域教学中。例如在一节主要引导幼儿学习洗小手的健康领域《洗小手》活动中,教师先来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手及洗手用具,随后教师会继续幼儿学习洗手的动作,结合唱念歌词的形式来进行。当幼儿熟悉歌曲后后,老师继续带领幼儿跟随《洗小手》的音乐做律动,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在音乐中,幼儿学习“左搓搓、右搓搓”等动作同时,自由地加上了“挽起袖子、手指交叉、小手香香”等动作。健康与音乐的融合,不仅使幼儿学会了如何洗手,也增强了幼儿对于音乐活动喜爱之情。
3、 多元整合音乐活动设置:
在多元整合的活动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及表现的机会;例如在一节《春天来了》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前期先来引导幼儿倾听自然界的各种奇妙的声响后激发幼儿对于季节的感知;随后运用倾听音乐、学习演唱等形式加强幼儿对于音乐歌曲的理解与喜爱,随后为幼儿提供各种多元化对歌曲热爱的表达形式。例如:绘画、表演唱、舞蹈展示、社会性情境作品创作等等。
音乐课程的设置一般遵循五大原则:
1、 依据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宜的音乐素材。
2、 结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借鉴相应的游戏素材设计音乐活动。
3、 运用相应游戏提升活动的丰富性,并注重发挥音乐教学游戏的目的及意义。
4、 遵循幼儿活动的特点,活动设置要把握动静结合的原则。
5、运用相应音乐元素,为幼儿创设社会性交往及互动的机会及空间。
《健康育儿》: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将音乐教育应用到听障领域的?在设计听障领域的课程时,是不是需要特别考虑某几种因素?这两个领域的教学设计您是怎么衔接的呢?
Mary老师:到现在为止,我将音乐教育应用到听障教学中已经有四、五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听障领域了解、感受的越来越深。音乐也是听障孩子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因为他们首先是儿童,与正常幼儿有着同样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两个领域的教学确实也有很大区别。在设计时,我会考虑以下几点:
1. 音乐素材的选择
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我一般会选择一些节奏感鲜明的音乐素材。在保证音质、音感清晰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倾听环境及空间。音乐素材的选择很重要,符合幼儿年龄段发展需要的音乐素材在教学难度适宜性的把握方面更是非常重要,所以选择是前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关键把握点。
2、 音乐教学用具的准备
音乐教学用具的选配是决定活动实施效果的标准,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为孩子们选择的都是专业的音乐教具。保证音质及音感的专业教具可以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视听感知,为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提供表达及表现的满足感。
3、 倾听技巧及幼儿关注力的培养
一般来讲,正常幼儿听一遍音乐,就能够知道音乐里的内容,而对于听障的孩子来说难度会比较大,因为聋哑幼儿的倾听能力及对声音的感知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及干扰因素,所以,在培养听障儿童的倾听能力需要一个过程。我会先以童谣、歌唱的形式引导他们学习倾听,适当加入动作、夸张情态辅助理解,在初步感知音乐内容之后,再播放音乐,让他们听,逐渐培养起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歌唱及表达的展现
在聋儿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们通常会发现直接运用音乐播放的形式进行前期教学这样的方式方法并不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年的教学实践也让我逐步意识到教学方法和技巧的更新对于聋儿教学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运用人声唱念及演唱歌曲表达的重要性,因为在教师自然的演唱与表达的过程中,音速、音频适中,还可进行抑扬顿挫的变化,加之前面提到的表情变化的吸引作用,效果自然比较理想。这种方法对于吸引聋儿的关注力更是作用明显,并且更好地帮助了聋儿养成良好的倾听及学习常规及习惯。
5、音乐作品的表达及展现
在进行音乐作品表达的同时,给予幼儿的不仅是时间上面的等待更是我们与孩子共同进行互动展现的平台和机会。往往在表达展现的同时我们会为每一名幼儿提供表扬及鼓励,不仅仅是语言上面的肯定更是身体接触上面的信息传达。一个拥抱、一个爱抚或者说一个亲昵的吻都能以让他们兴奋不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喜爱教师本身的同时,提升自信心及对音乐教学活动的热爱。
《健康育儿》: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是不是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Mary老师:其实不仅是音乐教学,其他的教学都会存在共性的问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实遇到了很多情况,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
1.教案拆分技巧。包括很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一个比较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会感觉到进行一半时就进行不下去了,这就需要拆分技巧,将整个活动教案拆分成几部分,分步骤,分课时完成。
2.教学神秘化。有一堂课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活动开始之前,有一个幼儿看到我身边的响筒非常好奇,就过来玩,有一个幼儿上来和他抢,其他幼儿也一起来抢,这造成了课堂的一片混乱。之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想到了一种方法——将教具神秘化,例如装在一个袋子或盒子里,请幼儿来拿,既调动了幼儿的兴趣、积极性,也培养了幼儿的课堂集中注意力。
3、课程设置:一切拿来主义的文本教学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聋儿的教学活动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因市面上的针对聋儿的音乐教学素材少之又少,一些可供借鉴的素材又不一定完全适合聋儿,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教师要具备结合优秀教学资源灵活设置活动文案的能力。为他们设置适宜的活动文案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实施教学,在帮助聋儿进行音乐表达及欣赏能力的提升方面自然因势利导。
《健康育儿》:在您看来,完成一次比较成功的音乐教学活动,作为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Mary老师:
1、拥有与聋儿共同学习及生活的体验。
这里提到的共同学习体验并不是单单指做过一对一的指导教学等内容,更主要的是通过平日的观察及交流挖掘到聋儿的内心需要。各种交流及教学的形式要具备,包括:一对一教学、集体教学还包括:平时的活动观察、交流沟通。也可以说观察越深入,了解也越全面。
2、具备一定的专业化音乐素养。
在实施音乐教学的前提条件下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培养,包括音乐教育的学习、音乐教学培训活动的参与等等。在这里也许有一部分教师会问:如果没有音乐教育积淀就不可以从事聋儿音乐教学的指导了呢?其实不是的,只要教师们具备对于音乐教学的热爱及先天的音准及音质的条件,通过后期不断的努力和钻研也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3、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形式灵活。
从事聋儿音乐教学的教师一定是富于激情和欢动的教师,她可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全情投入。运用夸张、形象的表情及动作去吸引孩子的关注及参与,运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孩子,带动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对于经验的积淀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加强教育教学的实践及技能的培养也就尤为重要。
4、要做一名善于反思型的教师。
1.善于总结、反思。每一次教学活动之后,老师都应该总结和反思,反思自己对于课堂中临时状况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如何、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否适合幼儿、有没有关注到个体幼儿的发展需要等等,只有反复实践、勤于总结,教学效果才会越来越好,教学活动的设计才会趋于成功。
2.培养自己的音乐专业素养。有机会,要多多学习,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不断实践,理论实践相结合。
5、能够积极调动家长参与,并共同来完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听障儿童康复的效果需要老师、家长共同努力,老师要积极调动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家长的能力提高了,回到家也会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康复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原文标题:《音乐教育在听障领域中的实践经验分享——专访孟威威老师》
来源:《健康育儿》
艾德沃(北京北苑)国际幼儿园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红军营南路168号艾德沃(北京北苑)国际幼儿园
电话:010-84915038
发表评论
想要加入讨论吗?请自由发表意见!